企业名称:重庆锦鲤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
联系人:霍女士
电话:023-62644241
手机:13274010212
邮箱:326271920@qq.com
网址:www.cqnanxu.com
地址: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2号车库栋-2-13
在污水处理的深度处理环节,确保消毒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一、消毒剂的选择与投加
选择合适的消毒剂
紫外线消毒:
优点:无化学残留,对环境友好,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、病毒和芽孢等微生物。适用于对化学消毒剂残留有严格限制的污水回用场景,如饮用水源补充、高端景观补水等。注意点:需根据污水的水质特点(如浊度、有机物含量等)选择合适功率和波长的紫外线灯管。一般来说,低压高强汞灯在污水处理中应用较广,其波长为253.7nm左右。
二氧化氯消毒:
优点:消毒能力强,能快速有效地杀灭细菌、病毒、真菌等微生物,且不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三卤甲烷等有害物质。在处理含有较高浓度有机物或氨氮的污水时具有优势。注意点:要严格控制二氧化氯的投加量,投加量不足无法保证消毒效果,过量则可能导致二次污染或增加运行成本。一般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备,根据污水流量和水质确定合适的投加浓度,通常在0.2 - 5mg/L之间。
液氯消毒:
优点:成本较低,消毒效果可靠,具有持续消毒能力。在一些大型污水处理厂应用较多。注意点:液氯具有毒性,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,防止泄漏事故。同时,要考虑污水中有机物含量,因为液氯可能与有机物反应生成有害的卤代烃。投加量根据污水水质和水量而定,一般在5 - 15mg/L。
准确投加消毒剂
计量设备:使用高精度的计量设备,如计量泵、转子流量计等,确保消毒剂的投加量准确稳定。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,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投加量偏差。根据水质水量调整:实时监测污水的水质(如有机物含量、微生物数量等)和水量变化,动态调整消毒剂的投加量。例如,在污水流量高峰期或有机物含量较高时,适当增加消毒剂投加量。
二、接触时间与反应条件的控制
保证足够的接触时间
设计合理的反应池:根据选定的消毒方法和污水流量,设计足够容积的反应池,以确保污水与消毒剂有充分的接触时间。例如,紫外线消毒的反应池长度要根据灯管布置和水流速度计算,使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满足消毒要求,一般紫外线消毒的接触时间不少于10 - 30秒;二氧化氯和液氯消毒的反应池停留时间可能在15 - 30分钟不等。避免短路现象:在反应池的设计和运行中,要防止污水短路,即部分污水未经充分接触消毒剂就流出反应池。可以采用合理的流道设计,如折流式、竖流式等反应池结构,使污水在池内均匀流动。
控制反应条件
温度:不同的消毒剂在不同的温度下消毒效果有所差异。一般来说,适宜的温度范围有助于提高消毒效果。例如,紫外线消毒在5 - 40℃范围内效果较好,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和微生物的活性;二氧化氯消毒在温度较低时,其消毒能力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,可通过适当延长接触时间来弥补。
pH值: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与污水的pH值有关。例如,二氧化氯在pH值为2 - 8.5的范围内都有较好的消毒效果,但在pH值为7左右时消毒效率高;液氯在酸性条件下消毒效果较好,但过酸的环境可能会对设备造成腐蚀,需要综合考虑。
三、水质监测与反馈调整
水质监测指标
微生物指标:定期检测污水中的细菌总数、粪大肠菌群数等微生物指标,这是直接反映消毒效果的指标。例如,按照相关标准,污水消毒后粪大肠菌群数应达到一定的限值(如每升不超过1000个)。
余氯(针对含氯消毒剂):对于二氧化氯和液氯消毒,监测水中的余氯含量可以间接反映消毒效果和消毒剂的残留量。余氯含量应在一定的范围内,既保证消毒效果,又不会造成二次污染。
反馈调整机制
根据水质监测结果,及时调整消毒剂的投加量、反应时间或反应条件等。如果微生物指标超标,可能需要增加消毒剂投加量或延长接触时间;如果余氯含量过高或过低,要相应调整投加系统。同时,建立数据记录和分析系统,以便总结规律,优化消毒工艺。